机器人活动与能力提升
2021年02月19日 10:52 来源:全国学校联盟网
人的能力是多方面的,有观察力、思维力、动手能力等等,有些来自于先天的遗传,但是更多的来自于后天的培养。机器人活动的关键在于能力和科学方法的培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要求学生掌握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助于培养具有扎实基础、一专多能、适应性强的复合型人才,以适应高速发展的社会需要。可以说机器人科技活动对学生能力的提高起到了必不可少的作用。
1.提升思维能力
思考能力,即通常所谓“思维能力”,是指人们在表象、概念的基础上进行分析的一种能力。在机器人活动课的时候,常用的模式是搭建-——编程-——调试运行。在这个过程中,要求学生边动手边思考,具备思考问题的能力。在思考问题、发现问题的基础上能够对机器人进行改进、调试,在这一过程中培养了学生勤于思考、乐于动脑的好习惯,对他们掌握正确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极有帮助。
2.提升观察能力
机器人活动的最初阶段是给孩子们大量的搭建图片和一些比赛成果图,让他们根据这些图片,将眼前的各种各样的机器人积木变成图片中的形状。图片中的一点点的小疏忽都可能导致整个搭建的失败,所以在搭建的过程中.他们都必须仔细观察每一个步骤。大大培养了学生敏锐的洞察力,善于观察任何事物的能力,掌握科学的观察方法。能够多层次、多角度、全面完整地观察事物,为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打好基础。
3.提升实践能力
实践活动是让学生学会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或在实践中验证学科知识的能力。
4.提升创造能力
创造力是观察力、思维力与实践能力的升华。创造性思维是指善于运用所学知识来分析、研究面临的事实和问题,从而创造性地解释这些事实和解决这些问题的新途径、新方法和新结论的一种优良的心理素质。机器人活动就是一种充满创造性思维的活动,学生一旦进入状态.就会爆发出无限的创造火花。
总之,机器人活动不仅能够全面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合作能力、综合编程能力、创造能力和克服困难的能力,更可以锤炼学生们承受挫折、挑战自我的能力。此外适时开展小组比赛,因为有比赛就有失败者,他们也就有了新的前进目标。承受挫折、挑战自我,这对于长期生活在过度保护环境中的学生来说,是非常有益的,同时也达到了教学设计的目的: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瀍河回族区第三实验小学二(1)班 梁尊博
辅导老师:李娟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