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当前位置:新闻

素质教育无人机课程规范开展,为学生科技梦想插上翅膀

2019年03月13日 08:34 来源:全国学校联盟网

全国学校联盟网北京3月13日讯(通讯员/王哲) 2019年3月12日,全国学校体育联盟机器人工作委员会北京联络办公室(简称北京联络办)的机器人教师赴全国学校体育机器人联盟成员单位——中国人民大学附属小学(简称人大附小)、海淀教师进修附属中学(简称教师进修中学)开展了无人机模拟操作教学活动。

在人大附小电教室内,学生们翘首以待,对新学期的无人机课程充满了期待。本次无人机课程涵盖空中机器人基本结构、飞行原理及模拟飞行课程等内容,为今后的真机飞行做好扎实基础准备。主讲教师李辉、田玥为学生们带来了多架多旋翼无人机和部分零件,在课堂上讲解完无人机构造之后带领同学们手动拆卸、组装,中间出现的问题学生一起讨论。这种参与感,使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转变成为“学生老师一起讲、一起学”。素质体育机器人教学既是运动、科技的结合,又是素质、品德、协作的训练。学生亲身参与其中,不仅是对知识的记忆强化,更能做到寓教于乐,把一些看似枯燥的理论知识,融入到课堂的欢声笑语中。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能激发学生们对科技探索的求知欲,就是对本次教学课程最大的肯定。


课堂一瞥

而在教师进修中学教室里,又是另一番光景。学生们似乎在争吵着什么:“老师!我2100分!”、“老师老师!我2300分!”、“老师老师,你来看我!我破纪录了!”贾蓉、房卫民、王哲三位老师疾走于各位同学的电脑前。原来,教师进修中学课堂在进行模拟飞行比赛,同学们在老师的要求下完成三分钟内模拟飞行闯关。的确,做人不能虚荣,不能攀比,但是在学习上,我们要有一颗攀比的心。体育的精神就是拼搏进取,素质体育机器人教育也同样希望同学们在学习上争一争、搏一搏,以一副积极的心态去应对学习生活中的各种困难。


认真比赛的同学们

机器人素质教育的目标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实践表明,学生参加各类机器人培训和竞赛,既能丰富科技知识、拓展思路、激励创新、强化实践能力,又能培养吃苦耐劳精神、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还能培养与未来工作相关的各种能力,从而成为情商和智商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目前机器人教育正在我国规范化、专业化开展,而机器人教学工作必须适应时代潮流,把机器人运动、机器人教育不断引向深入,为未来输送更多新鲜血液,培养更多高素质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