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当前位置:新闻

“神通杯”第一届全国机器人舞蹈公开赛开幕
多省市青少年代表队挑战“人机合一”(新京报)

2018年08月23日 16:48 来源:新京报


机器人舞蹈比赛设置了规定动作,并对每一个动作都做出了明确要求。资料图片

8月19日上午,“神通杯”第一届全国机器人舞蹈公开赛在密云开幕。比赛历时三天(19日至21日),分为少年组(8至13周岁)和青年组(14至17周岁),共有来自北京、江苏、河北、黑龙江等省市近百支代表队200余名运动员参加比赛。

据了解,全国机器人舞蹈大赛公开赛已列入国家体育总局2018年度单项赛事,此次比赛为第一届,由中国机器人运动工作委员会、全国学校体育联盟机器人工作委员会主办,中国机器人运动北京工作委员会、全国学校体育联盟机器人工作委员会北京联络办、神州通信(北京)有限公司、北京神通文化俱乐部有限公司承办。

素质体育培养综合能力

“单足站立”、“并向滑行”,紧接着一个“燕式平衡”,北京市科技大学附属中学的两名参赛队员表演他们的作品《月妖娆》。两名队员都有舞蹈基础,在她们看来:“机器人舞蹈最难之处在于平衡性,同时非常考验两个人的默契度。”

与常规的舞蹈比赛不同的是,她们所有动作都踩在平衡车上完成。这也是机器人舞蹈这项运动的精髓——“人机合一”。工作人员介绍到,参赛用的平衡车不同于目前大街上随处可见的平衡车,感应、安全等各方面性能都要更强。

有别于足球、篮球其他传统体育项目,机器人运动被称为“素质体育”。在中国机器人运动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张学军看来,将科技和运动结合起来,对孩子们的小脑开发、智力开发、身体体能等都有很大帮助。

记者了解到,除了机器人舞蹈等赛事之外,机器人教育已经进入不少学校的课堂教学中,材料学、工程学、力学等与机器人相关的科学知识均有涉及。“素质体育的竞技性和锦标性相对弱一些,主要在于培养孩子们的兴趣。”张学军表示:“从培养兴趣和探索精神开始,让孩子们掌握一定的科学知识,在这样的成长环境下,未来可能会出现一大批机器人领域的科学家。”

机器人体育赛事日趋完善

赛场上,裁判员、记分员、计时员等数十名工作人员在不同的位置忙碌着。据悉,他们均持有中国机器人运动工作委员会颁发的专业资格证书,负责按照《中国素质体育机器人运动通用竞赛规则》的有关规范完成裁判、记分等管理工作。

裁判员贾女士告诉记者,大赛设置了一些规定动作,每组队员都要在舞蹈中完成,且对每一个动作都做出了明确细致的要求。“拿‘燕式平衡’这个动作来说,运动员的腿必须要直,腿耷拉下来会减分;另外两名队员的同步性也是一个重要的打分指标。”对此张学军表示:“这意味着国家机器人运动的各类各级体育项目日趋完善,赛事的组织管理工作也越来越规范。”

记者了解到,本次比赛的各组分别录取前6名并颁发获奖证书,前3名颁发奖金。冠军奖金为40000元、亚军奖金为20000元、季军奖金10000元。此外,组委会将向所有参赛队颁发荣誉证书,并设立“体育道德风尚奖”、“最佳组织奖”“精神文明奖”等。

■ 对话

新京报:我国的机器人教育发展状况如何?

张学军(中国机器人运动工作委员会副主任):素质体育机器人运动已经纳入国家体育教育范畴之内,我们成立了“全国学校体育联盟机器人工作委员会”,联盟学校两万多所,覆盖小学、中学、大学。在一些学校,机器人教育已经纳入课堂教学,小学到大学的教材也已经编写完成。目前,机器人运动项目有水下、陆地、空中三类,包括机器人舞蹈、机器人马球等。

新京报:机器人运动项目是否有统一的国际标准?

张学军:目前还没有。今年暑假,我们已经和日本、美国进行过机器人运动项目的交流,寒假计划与更多国家开展类似交流活动。下一步,我们希望在自己开展好机器人运动项目的基础上,联合其他国家去发起“机器人奥林匹克”,这也是我们的一个雄心。

采写/新京报记者 冯琪


《新京报》

新京报原文链接:http://epaper.bjnews.com.cn/html/2018-08/22/content_729670.htm?div=-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