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时代背景下素质体育机器人运动的新思路、新探索——谈点对齐齐哈尔市成立人工智能文化旅游基地的认识
2018年08月18日 08:16 来源:全国学校联盟网
全国学校联盟网8月17日(评论员/廖应鳌)近日,全国学校体育联盟机器人工委齐齐哈尔联络办公室正式批准同意所在市铁锋区成立人工智能文化旅游基地(下称文旅基地)。该文旅基地的诞生,不仅填补了我国文化旅游业的空白,更是对如何“把握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对素质体育机器人运动带来的新机遇、新要求”提出了新思路、新探索。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2011年10月18日,党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号召: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加快发展文化产业,加快构建文化繁荣发展的体制机制,建设宏大的文化人才队伍,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2013年12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强调: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关系“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
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依据国家体育总局体群字[2012]96号文件和中国机器人运动第三次工作会议纪要精神要求,批准成立中国机器人运动工作委员会,并明确了六项工作职责。其中,第五项工作职责极具深刻的战略意义,即“把握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对素质体育机器人运动带来的新机遇、新要求”。随后,由中国机器人运动工作委员会、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和北京科技大学共同主导发起,并经教育部批准,成立全国学校体育机器人联盟。全国部分普通高等院校、职业院校和普通中、小学及国防院校,均以省市区县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资格,按照《全国学校体育机器人联盟章程》的有关规定,根据教育部教体艺司函【2013】37号文件精神,积极申请参加联盟,并开展学校素质体育机器人运动。从而在组织机构和工作职责及其内容上满足了素质体育机器人运动的本质需求。这种本质,即是素质、素养,其核心内涵,就是文化——机器人文化。素质体育机器人运动,说到底,就是通过观赏和参与机器人运动体验及相关产业,涵养提升机器人文化素养。理解了这一点,我们就不难理解:机器人技术越发达的国家,机器人运动越兴旺,机器人文化越繁荣,国家软实力伴随硬实力越强大。
事实上,6年多来,通过中国机器人运动工作委员会和全国学校体育联盟工作委员会及其分支机构上下协调、通力合作、聚力创新、精心组织,全国素质体育机器人运动全国性、省市区县级赛事“雨后春笋”般兴起。同时,机器人展示体验和机器人科谱讲座纷纷走进学校、走进社区、走进厂矿、走进商厦,机器人课程教育大量开办,机器人运动人才培训、培养基地遍布全国学校和城市,有力地助推了中国素质体育机器人运动的全面开展、规范开展、有效开展。截止目前,全国认证培训教练员、运动员、裁判员和专业教师1000余万人,举办机器人运动赛事3万余场,已在全国掀起了一股机器人运动的时尚潮流。
这股“酷炫神州”的时尚潮流,不仅炫出了中国机器人运动的蓬勃兴旺,炫出了中国机器人技术产业的进步升级,更炫出了中国机器人素质教育的丰硕成果,炫出了中国机器人文化的绚丽多彩。正是有了中国素质体育机器人运动这样“深遂的目光、宏大的视角、大胆的创新、不懈的奋斗”,才有了今天广大青少年学生对机器人运动的酷爱和对机器人技术的学习,才有了广大人民群众对机器人事物的认知与普及,才有了一大批素质体育机器人运动的专业人才,才有了更多机器人相关产业从业人员的执着追求,才有了越来越多基于机器人技术的文化理念、文化项目、文化活动和文化产品。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随着相关体制、机制和人才队伍及经验做法的建立完善与稳定成熟,中国素质体育机器人运动事业起步时的艰难已经过去,中国机器人文化已经在拥有五千年古老文明的神州大地播种发芽和开花结果。这一切,中国素质体育机器人运动工作者们曾经深情向往,也一直在孜孜以求。但现在,当她已经实现,却宛如一座巅峰,摆在工作者们面前。如何跨越?已然是一道必答题。
中国素质体育机器人运动工作者们已经播下了机器人文化的种子,也通过辛勤智慧的汗水浇灌其开花结果。但随着形势的发展,西方发达国家机器人文化的种子似乎更优良,花朵也似乎更鲜艳、更漂亮、更受中国老百姓青睐。同时,我国群众性机器人运动也在跟进变化,自媒体机器人娱乐也在不断更新,演视企业机器人对抗赛节目也是层出不穷。如:机器人棋类、牌类、格斗类和情景观赏类、实景体验类、艺术模仿类,等等,其观赏性、娱乐性、益智性、互动性越来越强,线上线下结合越来越紧密灵活,针对现代人生活节奏快、生存压力大、交际交流少而带来的焦虑、紧张、孤独情绪的缓解越来越有效,相关设计也越来越多样化、人性化和现代化,甚至不乏惊、险、奇、异等合乎法规道德又极具创新的元素。面对如此形势,作为中国素质体育机器人运动的主要职能部门,是直面挑战、聚力创新、积极作为?还是“驼鸟心态”、视而不见、消极守成?显然,齐齐哈尔市成立文旅基地的创新举措有力地回答了这个问题。这,也是中国素质体育机器人运动工作者们一致的回答。
齐齐哈尔市成立文旅基地,正是在这样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吹响的一个特殊的创新号角,对中国素质体育机器人运动具有重大启示意义。
一是扭住素质体育机器人运动核心技术——人工智能做文章,极大地拓展了机器人运动的包容性,增强了粘合度;揭示素质体育机器人运动的文化本质,将机器人素质教育、人才培养、国际交流、竞赛交流等蕴含机器人文化的项目,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旅游项目结合起来开发建设,填补了全国旅游业的空白,也为素质体育机器人运动闯出了一片新天地。
二是在推动中国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时代背景下,中国机器人文化市场形势大变,中国素质体育机器人运动进入模式化发展,面临诸多挑战。当此之时,齐齐哈尔市成立文旅基地的创新之举,为中国素质体育机器人运动的锐意改革提供了新思路、新探索。
三是进一步理清和坚定了中国素质体育机器人运动向国际化、职业化、多元化发展和基金化保障的创新思路,促使中国素质体育机器人运动在改革中不断迈向良性、持久、稳定的发展道路,更好地契合与助力中国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