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际青少年机器人交流活动开创素质教育交流新局面
2018年07月21日 08:56 来源:全国学校体育网
全国学校体育网哈尔滨7月21日(评论员/张云蕾)进入新时代,我国的教育改革应不断深化,在强调素质的同时,更需要完善教育评价机制,改变主科备受追捧、副科冷落寂寞的现状,实现德育、体育、美育的全面发展。
素质教育的目的是塑造健全的人格,教人如何顶天立地做一个人。“无德无才是废品,有德无才是半成品,有才无德是危险品,有德有才是精品”。然而素质教育提倡了这么多年,依然是言者谆谆,听者藐藐,教育评价机制不完善恐怕是一个重要原因。
中国国际青少年机器人交流活动就是为了打破中国传统的应试教育,真正将素质教育的宗旨——提高民族素质,在国际交流中体现出来。
近代以来,中国几乎是瞄着日本的影子开启了自己的工业步伐,二战以后一直到今天,日本的环保、节能、机械制造、机器人等领域的科技水平都处于世界的前列。而日本的工业科技传承,则脱胎于自身的文化传统。了解这个一衣带水的邻邦,相互交流特别是青少年之间的交流必不可少。
2018年7月14日开团的中国国际青少年机器人日本交流活动于7月20日圆满结束,仅仅在这几天的行程中,学生们便可以通过在国青中的住宿和对筑波大学的参观,或多或少的发现日本在教育方面上和中国应试教育的截然不同:日本的教育极其注重启蒙、实践与综合,而中国的启蒙教育则包含了太多实用的元素,教授给你的是如何背诵,如何学习,以及如何在考试中更加出色,脱颖而出。
对于学生们来说,此次中国国际青少年机器人交流活动能够为学生们带来的第一个帮助是扩展自己的知识面,接收到更多的知识,不同的文化。而不同文化之间的碰撞,能够很好的增加学生们的文化素养,往往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学生们的文化素质;中国国际青少年机器人交流活动,给学生们所带来的第二个帮助就是心胸的扩展,因为学生们在国外所看到的,所接受到的都是和我们国家不同的,不管是生活方面还是思想意识方面,这种不同文化的灌输,能够很好的扩展学生们的心胸,让学生们认识到更多,对学生们的学习来说则是能够融合更多的元素,从而很好的促进学生们的学习;第三个是对学生们成长的帮助,国际间的文化交流,对学生们的成长也是有很大的帮助,它能够很好的提升学生们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因为学生们看到的更多,理解的也就更多,那么学生们的所想、所思都要有一个较大的提升,这对学生们的成长就是一个很好的帮助,能够让学生们在处理事情的时候有一个更好的思考。
同时,中国国际青少年机器人交流活动的开展更有利于促进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有利于扩大中华文化在国际上的吸引力和影响力,提高我国的文化竞争力,增强我国的综合实力;有利于学习和吸收各民族优秀文化成果,促进中国的民族文化发展;有利于世界各种文化相互借鉴,取长补断,维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和发展;有利于增进各国、人民之间的友谊和加强相互了解,发展同世界各国人民的友好合作关系,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建设和谐世界。
素质教育喊了很多年,但片面追求考试分数和升学率仍普遍存在,不少学校和学生对副科抱着可有可无、可学可不学的态度。在高考指挥棒的作用下,校内减负、校外增负的问题迟迟得不到有效解决;如果不把增加体育美育的考试权重确立为一项硬指标,单纯强调素质教育,很难改变这一状况。而中国的素质教育,将从中国国际青少年机器人交流活动开始,为国家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