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当前位置:新闻

担当民族梦想、创新素质教育、科技助力体育、共筑伟大工程
——奋进中的全国学校体育联盟机器人工作委员会

2018年03月27日 10:09 来源:全国学校联盟网

全国学校联盟网3月27日(评论员/魏冰)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吹响了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军号角。“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加快建设学习型社会,大力提高国民素质”,为我国全面提高国民素质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全国学校体育机器人联盟成立三年来走过的历程和取得的成绩,正是以实际行动践行了“大力提高国民素质”的要求,以创新务实的自信心、责任感和使命感,填补了我国学校体育机器人素质教育的空白,在广大青少年心中播下的理想火种,正以星火燎原之势,引领和激励广大大中小学、职业技术院校学生积极参与,健康成长。

一、以创新促发展,把机器人运动作为学校素质教育的切入点。

兴国必先兴学,强国必先强教。当今时代,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知识更新日益加速,唯有高度重视素质教育,大力培养创新型人才,才能抢占发展制高点,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才能大幅提升,中华民族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全国学校体育机器人联盟正是在这样的时代大背景下应运而生。

2015年3月27日“全国学校体育机器人联盟”在京成立。教育部体卫艺司刘培俊副司长,国家体育总局社会体育指导中心冀运希主任,全国学校体育机器人联盟主席、北京科技大学校长张欣欣教授,全国学校体育机器人联盟执行主席兼秘书长、中国机器人运动工作委员会执行主任、神州通信集团总经理何晨光教授,全国部分省、区、市教育、体育主管部门的领导,机器人联盟主席、副主席单位、理事单位的有关领导出席了会议。新华社、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北京电视台、京华时报、黑龙江经济报、南京晨报、生活报、中国素质体育网、全国学校联盟网、神州网等多家媒体参会并全程报道。

机器人竞技作为一种新兴的科技竞赛项目,已在全世界范围蓬勃开展多年。而中国机器人竞赛(China Robot Competition 简称CRC)的特色在于这是由中国人首创的、将机器人与体育、教育相结合的项目。CRC锻炼运动员的动手能力、动脑力、科技能力、创新能力,其本质是素质教育,CRC是体育运动和素质教育结合的典范。CRC将机器人科技与体育和素质教育高度融合,对于有效提高国民综合素质,全面提升我国在机器人教育领域的先进水平意义深远,是一项利国利民的伟大工程。三年来,全国学校体育机器人联盟(以下简称联盟)在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和全国学校体育联盟机器人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校工委)的共同指导下,以学校体育教育为切入点,开拓创新,锐意进取,脚踏实地,有序推进,强化了把机器人教育作为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手段的理念,最大限度的优化全国机器人教育教学资源,发挥资源优势,真正体现出素质教育是尊重了人类的兴趣爱好,学以所用、学以致用、学以能用,为人类的生存、人类的生产生活活动提供了强大的支撑平台、服务平台、保障平台、基础平台,推动了机器人教育和机器人体育的规范开展、创新开展,取得了超预期的效果,彰显机器人素质教育是利国利民利子孙的伟大工程。正如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刘培俊副司长在联盟成立大会上所指出的:全国学校体育机器人联盟的成立,标志着教育部八大学校体育联盟之一的机器人运动正式纳入教育教学课程,走进校园,将成为我国深化教育改革,推动学校素质教育发展的重要力量。

2016年1月,由教育部和校工委共同组织的《机器人学中小学课程教学指南》专家论证会在京成功举行,为教育部颁布实施机器人中小学教学活动奠定了基础。

2016年9月,为鼓励和支持联盟所属高等院校教师在机器人领域的科技创新,校工委拟联合“国际机器人发展基金会”共同发起设立高等院校“神通机器人基金”、神通学者奖”和“神通青年学者奖”等项目,对联盟所属高等院校教师从事机器人领域科研工作提供资助。目前,校工委已完成了基金管理办法、实施方案和项目指南编制。

二、以项目创品牌,突出机器人运动的影响力。

全国学校体育机器人联盟着力以比赛项目创立活动品牌,自我国机器人运动2012年被国家体育总局列为社会体育运动项目后,国家体育总局于2015年9月在江苏省常州市举办了第一届全国机器人运动大赛,1000余名运动员通过激烈竞赛,产生了7金7银7铜优异成绩,填补了中国体育史的空白,成为中国素质体育机器人运动史上的里程碑。首届全国机器人运动大赛的成功举办,开启了中国机器人运动发展的新篇章。2017年,由教育部主办,校工委、河北省教育厅、石家庄市人民政府承办的第一届全国青少年机器人基础职业大赛在河北省正定县举办;同年8月,第二届全国机器人运动大赛在山东省德州市举办,比赛项目有机器人马球赛、机器人障碍赛、机器人舞蹈赛、足球机器人赛、无人机花样队列赛和无人机任务赛,大赛办成了体育、教育、科技、文化和创新的盛会。根据计划,2018年将在北京、南京、大庆、蓬莱分别举办机器人舞蹈、无人机、机器人足球、机器人障碍四个国家级机器人专项赛事,2019年将在嘉峪关市举办第三届全国机器人运动大会。此外,各级各类的机器人相关赛事也如雨后春笋般在全国各地开展起来,形成了空前的机器人教育、机器人比赛热潮。

各项赛事的成功举办,标志着我国机器人运动与国际接轨,彰显了机器人素质教育在我国大中小学普及、规范开展。机器人大赛产生的影响力、导向力通过学校学生传递到千万个家庭和广大青少年,激发了全民创造创新活力,提升了我国科技创新能力、素质教育创新能力,为教育、科技、国防培养出大批素质高、专业能力强的杰出人才,成为为践行利国利民伟大工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搭建起的崭新而广阔的平台。

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打造民族体育和素质教育品牌,一直是校工委坚持不懈的追求,伴随着机器人素质体育,机器人素质教育在全国的逐步普及,校工委把眼光投向了世界,并开始了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探索。早在2015年,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复函全国学校体育联盟机器人工作委员会,同意承办中国国际青少年机器人交流活动。2017年以来,校工委的国际交流活动开始起步。校工委代表团先后出访美德法等国家,接待了发展中世界工程院、中亚经济合作组织科学基金会、韩国交流财团等国际组织。

2018年新年伊始,中国国际青少年机器人交流活动中心正式下发《关于组织举办中国国际青少年机器人2018暑期国际交流活动的通知》,在全国范围内的青少年学生中公开公平、透明公正地选拔优秀学生参加中国国际青少年机器人交流活动。数以千计的联盟成员学校学生赴美国、日本等国家的交流活动,拉开了中国机器人素质教育走向世界的序幕。随着交流规模的不断扩大、交流层次的不断提高、交流内容的不断丰富和完善,我国的青少年机器人国际交流活动将常态化、规范化举办,交流国家也将从2018年的美国、日本逐步增加到加拿大、澳大利亚、德国、法国、俄罗斯等其他国家,相信以CRC为代表的中国自主品牌的素质体育项目将逐步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三、以组织带建设,推动各级各类学校广泛参与。

全国学校体育机器人联盟成立三年来,全国学校体育联盟机器人工作委员会坚持打好基础,边建设边推进,撸起袖子加油干,逐步健全了组织构架,为各项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基础。联盟工委按照行政四级体系建立,工委负责省、自治区、直辖市联络办公室的业务指导领导工作,省、自治区、直辖市联络办公室指导领导地市州联络办公室的业务工作,地市州联络办公室指导领导区县联络办公室的业务工作。

三年来,在教育部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全体联盟会员单位的共同努力,校工委精心策划,精心组织,精心推动,随着项目推广、教学改革、科学研究、交流培训和校园文化等工作的有序展开,影响力不断扩大,在全国范围内以学校和各级教育局单位(含军校)申请成为全国学校联盟成员的学校已达到2万家,其中以区县教育局、地市州教育局、省市教育厅(委)为单位申请加入联盟成员的各类学校规模超过7000家,全国学校联盟与各级各类学校共建机器人教育教学中心和培训基地近万家,接受机器人教育或体育教学活动的成员单位已超过30%。2018年2月,中国国际青少年机器人大庆交流活动中心全面竣工,作为大庆市文化体育旅游发展集团招商引资的重要项目,其充分整合了相关政策资源,实现了品牌价值与经济效益双丰收的好效果、好局面,为大庆文化、体育、旅游等产业注入新鲜活力。不仅如此,校工委还十分重视大型专业化教育基地建设,分别考察了北京、黑龙江、江苏、山东等省市,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布局,力求打造具有机器人素质体育和素质教育特色的,集竞赛训练、教育教学、会议展览、休闲度假、旅游观光为一体的多功能机器人区域性教育交流中心。

全国学校体育机器人联盟注重从学生兴趣爱好出发,突出实战和应用教学,加强学生的技能培养,将兴趣爱好与所学专业相辅相成,培养广大青少年的动手动脑能力,符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职业化办学精神。让学生能够学有所用、学以能用、学以致用,培育高素质专业创新人才。也正因为如此,在仅仅三年的时间里,全国学校体育机器人联盟就迅速赢得全国各级各类学校、教育行政部门特别是广大青少年学生的积极响应和热情参与;也正是因为学校体育机器人运动有如此深厚广泛的基础和土壤,全国学校体育机器人联盟的工作才如鱼得水,充满生机和活力。

四、以特色育素质,激励青少年爱科学乐创造。

素质体育机器人竞赛是人的综合素质的竞技,是一项融合多学科的体育活动;素质体育机器人运动具有实践性强、探索性强和综合性强等特点,是一项利国利民的伟大工程。

机器人教育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有显著的功能。机器人项目的育人功能,是科技创新和人文素养的结合,工程技术和体育精神的结合,独立思考和团队协作的结合,三个结合彰显了学校体育机器人运动的鲜明特色,这是激发广大青少年学生热爱科学,勇于实践,乐于创造的有效途径。科学技术对每个生命个体一生的影响难以估量,机器人项目的价值和功能必将使广大青少年学生终身受益。

机器人项目在校园推广普及需要教育、科技、企业等各行各业的专家、代表、学者共同努力,群策群力。三年来,全国学校体育机器人联盟团结凝聚了全国数以千计的大中小学学校体育机器人专家学者、教育工作者,不忘初心,努力践行联盟宗旨,积极管理和促进机器人教育教学的规范、广泛、深入开展,整合、优化全国机器人教育资源。比如,与北京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合作编著出版了机器人小学、中学、大学的系列教材,为素质体育机器运动人才培养做出了杰出贡献。在机器人项目在学校的推广中,校工委还十分重视创建各级各类学校机器人教育教学统筹联动的运行机制,形成推动普及机器人教育和人才培养的强大合力,实现基于机器人运动的素质教育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惠互利、相互促进、整体提升。

遵循教育规律和机器人运动项目特点,围绕青少年体育教学、实践教学、科技英语教学、人文英语教学、少儿英语教学、课内外活动、成果展示及师资培养、培训等方面进行系统研究,采取广大青少年喜闻乐见的形式,利用独有的网络平台和学习积分等方式,寓教于乐,大力提高了机器人教育、教学工作的科学化水平,在提高民族素质的广阔田野辛勤耕耘。

展望未来,机器人教育事业任重而道远。全国学校体育机器人联盟将一如既往地关心和爱护青年学生,甘当广大青少年学生依靠科学走向世界、走向未来的铺路石,努力为他们实现人生出彩搭建舞台。同时,联盟也将根据事业需要和自身特点,不断加强师资队伍、管理队伍、项目研究与开发队伍、国际交流与服务队伍的建设,不断加强激励人才发展的选拔与培养制度、鼓励竞争与合作有机结合的奖惩制度、创新理念与规范化相融合的项目运营制度的建设,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和一点一滴、脚踏实地的工作,把我国青少年机器人教育和机器人体育运动事业不断推向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