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教育与科技之旅研学实践活动在哈尔滨成功举行(中国素质体育网)
2018年01月18日 13:54 来源:中国素质体育网
中国素质体育网哈尔滨1月18日讯(通讯员/马丹丹)2016年11月30日,教育部等11部门印发了《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教基一[2016]8号)(下称:《意见》),要求各地将研学旅行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推动研学旅行健康快速发展。《意见》中明确指出,开展研学旅行,有利于促进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党、对国家、对人民的热爱之情;有利于推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促进书本知识和生活经验的深度融合;有利于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旅游需求,从小培养学生文明旅游意识。让学生走出课堂,在研学旅行中学到知识,全面提升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研学旅行的目的和意义。
根据《意见》精神,黑龙江省也开展了不同形式的研学活动。本次由哈尔滨市青少年教育研究会组织,由中国机器人运动黑龙江工作委员会、东北抗联教育基地联合双鸭山市第36中学,共同举办的“爱国教育与科技之旅研学实践活动”在哈尔滨拉开帷幕。
2018年1月14日,双鸭山市第36中学的学生们从双鸭山市跋涉500公里来到了美丽的冰城哈尔滨,开启了为期3天的研学实践活动。双鸭山市第36中学按照《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文件精神,首次开设了红色教育体验课程,首批学生由学校从1200多名学生中选拔出的全校学习成绩前50名德才优秀的学生参加,选拔上的同学十分珍惜此次研学实践的机会。

爱国教育
活动第一部分为爱国教育。在东北抗联纪念馆,学生们换上了当年抗联战士的军服,在教育基地指导员的指导下,观看了“九一八”记录片和情景剧《松花江上》,在模拟的抗联第一军阵地上,体验抗联战士秘电战斗、大桥战斗等当年的战斗生活,从思想上受到一次深刻的红色教育,弥补了许多课本学不到的知识。

科技教育
活动第二部分为科技。学生们来到了位于哈市宾县的机器人哈尔滨竞技中心。在这里,学生们参观了机器人展馆,他们被眼前形式各样、功能不同的机器人而深深吸引。他们用手机将所闻、所见一一记录下来,还如同小记者一样,向展馆的老师不断提问。主办方与学校校长对于学生们表现出对科学的热爱之情非常满意,真正达到了本次研学的目的,让学生们学会主动学习,爱学习。
科技之旅环节中,学生们学习了简单的机器人结构搭建。一个简单结构加上科学现象“笼中鸟”在学生手中搭建完成,学生们学到了物理结构,了解了什么是“视觉暂留现象”。校长表示,这样的课程非常适合学生们,将物理现象、物理结构以一种“玩”的形式,让学生们轻松学习、轻松掌握,这就是素质教育的具体体现。随后,学生们走进了机器人马球馆,在这里他们了解了马球项目的起源,经过教练员的指导,也慢慢驾驭了他们的“马”——陆地机器人(平衡车)。体验到陆地机器人马球项目带来的运动快乐。学生们高喊着“运动炫科技 智慧赢未来”的口号,在机器人运动中收获了快乐。
经过三天的研学实践,让学生们收获颇丰。通过爱国教育,让学生们感受到祖国的大好河山,领略到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体验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激发学生对党、对国家、对人民的热爱之情。通过科技教育,让学生们开拓视野,了解更多的科技知识。实操机器人课程,让学生们学会了如何学习,把书本上的知识真正运用在生活中,达到学而致用,让书本上的知识不再枯燥。有助于学生动手动脑、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进而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认真开展研学旅行活动,提高我国青少年综合素质,增长知识、开阔眼界,培育中小学生的国情意识,真正让广大青少年在实践活动中受益,在教育中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