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机器人运动工委赴装甲兵工程学院进行工作交流
2017年05月08日 13:21 来源:中国素质体育网
中国素质体育网北京讯(通讯员/默然)5月5日上午,中国机器人运动工作委员会执行主任、全国学校体育联盟机器人工作委员会执行主席兼秘书长何晨光教授一行赴中国人民解放军装甲兵工程学院进行工作交流、合作交流、经验交流。装甲兵工程学院院长徐航少将等有关部门负责人出席,并向工委一行介绍了装甲兵工程学院的背景、任务、职能。双方关于工作方面的合作达成了积极的共识,充分发挥各自优势,本着共赢发展、共需发展的原则,站在国家和国防建设的角度,培养大批高素质专业人才,共同践行利国利民伟大工程。




训练部副部长李小强大校陪同何晨光主任一行参观
在工作交流会议前,装甲兵工程学院训练部副部长李小强大校代表学院陪同何晨光主任一行参观了院史馆。装甲兵工程学院前身是军事工程学院(“哈军工”)装甲兵工程系,1961年以该系为基础在西安独立建院,1969年迁址北京,1999年5月由总参谋部转隶到总装备部,2016年12月转隶到陆军。装甲兵工程学院坐落在北京市丰台区,占地7000亩,总建筑面积72平方米,是全国重点工科院校,军队“2110工程”重点建设院校,全军16所学历教育院校之一。
近年来,装甲兵工程学院依托承担信息化装备培训任务,积极推进部队信息化建设前沿成果向本科教学的渗透转化,着眼基于信息系统实施作战指挥构建合训人才培养目标模型,能力素质规格和课程内容体系,形成了以指挥体系和信息系统完整性为核心的人才培养信息特色,在信息化人才培养领域走在了全军院校前列。2016年上半年,学院还成功承办了国家级装备技术发展成就展,接待了来自国家部委、军委机关、战区机关、军兵种、军工集团等150多个单位5000余人参观。
建院60多年来,装甲兵工程学院学科体系不断完善,形成工学为主,工、管、军、理等多学科门类协调发展的局面。学院先后培养4万多名优秀毕业生,他们中有许多成为军、师、旅、团级主官和装备保障、装备建设领域的领军人物,为陆军机械化、信息化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学院因此被誉为“陆战之王的摇篮”。


工作交流座谈会现场一瞥

装甲兵工程学院院长徐航少将
在工作交流会议上,装甲兵工程学院院长徐航少将首先对何晨光主任一行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同时对中国机器人运动工作委员会对学院科技创新工作给予的大力支持和指导表感谢。徐航少将讲到,根据军队改革需要,装甲兵工程学院目前已与安徽蚌埠坦克学院、长春装甲兵技术学院合并,成立陆军装甲兵学院,主要培养全军装甲机械化部队军官,合并后同时将士官技能性人才培养纳入学院培训体系中。学院在基础教育基础上,开展多种形式得科技创新活动,成立30余个学员俱乐部,积极参加全国、全军及北京市各项科技创新活动大赛,取得一定成果。学院于2014年成立无人机与军事竞技学员俱乐部,由信息工程系侦察与行报教研室具体负责。在中国机器人运动北京工作委员会的支持指导下,2015年12月获得第一届中国中关村机器人科技运动会无人机竞赛项目冠军和亚军,我院2016年积极承办了神通杯京津冀大学生空中机器人对抗赛,并组队参加比赛,取得了包揽了无人机任务赛冠、亚、季军和无人机队列赛亚军的优异成绩。今年在正定举办神通杯第一届全国青少年职业机器人运动大赛,我院提前在60余名报名参赛学员中经过预赛层层选拔,最终选派20名队员参赛,并获得无人机任务赛成年组冠军和季军的好成绩,这些成绩的取得都与中国机器人工委的大力支持和指导是分不开的。我们将继续努力,做好机器人教学实践工作,为国家和军队建设培养更多的创新型专业人才。

中国机器人运动工作委员会执行主任、全国学校体育联盟机器人工作委员会执行主席兼秘书长何晨光教授
中国机器人运动工作委员会执行主任、全国学校体育联盟机器人工作委员会执行主席兼秘书长何晨光教授在工作交流会议上,首先介绍了自2012年中国机器人运动被纳入国家体育总局正式纳入比赛项目,尤其是习近平主席在两院院士大会上提出“机器人革命”有望成为“第三次工业革命”的一个切入点和重要增长点,将影响全球制造业格局,而且我国将成为全球最大的机器人市场的英明论断以来,中国机器人运动工作委员会以崇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大力推动机器人运动在全国蓬勃发展情况,以及国际国内相关赛事举办情况。同时对装甲兵工程学院在深化开展机器人教育教学实践、参与国内重要机器人赛事以及培养军队专业创新人才方面取得的成果给予充分肯定。何晨光主任表示,双方要在前期建立良好联络机制基础上,一要建立工作机制,成立管理机构,加强工作交流,促进军民融合工作顺利开展;二要在装甲兵工程学院建设国家级职业俱乐部,挂牌成立中国机器人运动国际交流中心,工委将加大体育、教育器材的投入,通过职业俱乐部平台,依托装甲兵工程学院的教学科研优势,设计比赛科目,参与和举办国际国内赛事,推动机器人运动国际交流工作顺利开展;三是京津冀大学生空中机器人对抗赛将继续规范化举办,每年举办一次,不断提高比赛规模和标准,目前竞赛规则、场地标准、培训大纲及教材拟定等工作正在进一步完善,装甲兵学院在规则起草制定工作方面给与了大力支持。
在工作交流会议上,双方关于工作方面的合作达成了积极的共识,装甲兵工程学院院长徐航少将表示,中国机器人运动工委站在国家层面,站在国际视野上开展机器人教育、机器人体育、机器人赛事工作,对我们有很大得引导和促进作用。下一步在军民融合发展方面,学院将与中国机器人运动工委加强交流合作,希望工委将地方先进的理念、技术带给我们,我院也将发挥自身地面平台优势,以相关学科基础为依托,军地协同,推动机器人运动向更高层次发展。
此次工作交流会议的成功召开,标志着中国机器人运动工委与装甲兵工程学院在机器人教育、体育、赛事方面实现了军民融合、协同发展,开创了军地共建机器人运动发展平台,推动我国机器人科技进步的先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里程碑意义。为双方建立长期工作机制,共同建设国家级职业俱乐部奠定重要基础,为军地合作规范化、常态化开展京津冀大学生空中机器人大赛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在践行利国利民伟大工程,加快我国机器人运动职业化发展进程中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