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当前位置:新闻

2017年全国学校体育联盟(机器人)集中调研会议(扬子晚报网)

2017年04月12日 10:10 来源:中国网

2017年4月11日,教育部在江苏南京组织召开2017年度全国学校体育联盟(机器人)集中调研会议。此次调研会议旨在加大联盟建设工作的力度,有效推动机器人教育在广大学校中普及开展、健康开展、积极开展,研究部署建设机器人教育特色学校、中国国际青少年机器人交流活动、机器人教学器材租赁、采购课程服务等工作。

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副司长刘培俊教授; 全国学校体育联盟机器人工作委员会主席、北京科技大学校长张欣欣教授;全国学校体育联盟机器人工作委员会执行主席兼秘书长何晨光教授;江苏省教育厅体卫艺处副处长金剑;全国学校体育联盟机器人工作委员会副主席、南京工程学院院长孙玉坤教授;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委)、地市、区县教育局(委)代表出席会议。

全国学校体育机器人联盟(下称联盟)主席单位、副主席单位、理事单位、成员单位代表,全国学校体育联盟机器人工作委员会驻各地联络办公室相关负责人,江苏电视台、江苏卫视、扬子晚报、南京日报、江苏经济报、南京晨报、人民网、新华网、中新网、全国学校联盟网、中国素质体育网、神州网等媒体单位代表共200余人参加此次集中调研会议。集中调研会议由教育部体卫艺司樊泽民处长主持。

本次会议在南京工程学院举行。全国学校体育联盟机器人工作委员会副主席、南京工程学院院长孙玉坤教授致欢迎词。他首先对参加此次调研会议的各级领导和全体与会代表表示热烈欢迎,同时感谢教育部把这次重要会议安排在南京工程学举行。这既体现了教育部对我院工作的重视,也是对我院开展机器人体育、机器人教育教学工作和综合素质的一次全面考察和检验。我们决心以全力承办好这次会议为契机,认真落实好次会议精神,继续抓好机器人教育教学工作,充分发挥引领作用,为江苏省素质教育工作的深入普及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全国学校体育联盟机器人工作委员会主席、北京科技大学校长张欣欣教授在讲话中,对联盟成立以来在机器人素质教育领域,切实发挥“强心剂”“粘合剂”和“催化剂”的作用,开创了机器人体育、机器人教育走进全国校园的良好局面等方面进行了总结,并对下步将进一步完善联盟组织和管理机制,做好服务工作;加强体育机器人运动的国际合作与交流;加快推进机器人特色学校、机器人研究院试点工作等做出部署和安排。

在调研会议上,联盟成员小学代表:哈尔滨市宾县第五小学特级教师、教育家、马诚吉校长,联盟成员中学代表:徐州高级中学校长秦晓华,联盟成员大学代表:北京联合大学机器人学院执行院长、校长助理、科研处长杨鹏教授,联盟成员军校代表:中国人民解放军装甲兵学院信息工程系主任、博士王维锋教授,联盟成员职业院校代表:扬州旅游商贸学校高级教师王慧勤校长,区县教育局代表:北京市密云区教委副主任毛久刚,地市教育局代表:烟台市教育局局长徐建敏,省市区教育厅(委)代表:黑龙江省教育厅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处处长郭青山分别在会上发言,与在座各位共同分享在所在地域贯彻落实教育部和联盟工委的工作要求,严格按照《全国学校体育机器人联盟章程》的有关规定,认真组织开展机器人教育工作的先进经验和做法,以及在机器人教育教学方面取得的成果。

全国学校体育联盟机器人工作委员会执行主席兼秘书长何晨光教授在工作报告中对全国学校体育联盟(机器人)成立以来,在加强联盟组织建设、创新机器人体育教学、普及机器人教育教学、整合资源 实现资源共享、探索机器人教育特色学校建设、加大中国国际青少年机器人交流活动力度等六个方面所做的主要工作,取得的工作成果进行了全面阐述。

全国学校体育机器人联盟(下称联盟)成立以来,联盟建设工作按照《全国学校体育机器人联盟章程》的有关规定,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全国学校体育联盟机器人工作委员会(下称机器人工委)作为日常管理机构,在教育部体卫艺司的正确领导下,按照联盟章程的有关规定,开展了卓有成效的联盟组织建设工作和机器人素质教育推广工作,开创了机器人教育走进校园的良好局面,为下一步建设机器人教育特色学校,中国国际青少年机器人交流活动等工作的积极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教育部和机器人工委的正确领导下,截至2017年3月底,机器人联盟成员规模超过18,000家,其中以学校为单位申请加入联盟(含军校)的超过8,000家,以各级教育局(委)为牵头人代表所辖学校申请加入联盟的超过10,000家。学校开课率迅速攀升,有些地区的学校联盟成员开课率超过60%。机器人教育课程深受广大师生、联盟成员单位的广泛认可和高度肯定。

机器人工委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在开发教材、制定器材标准、建设机器人教育平台、课程开发、基金等方面与社会资源有效整合、互惠互利、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共赢发展,在推动机器人体育和教育方面取得丰硕成果。

在机器人工委的正确领导下,机器人工委高校工作部、教材编审部与北京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等国内知名大学共同编写出版了系列学历教材和系列专项教材;机器人工委教材编审部与小学工作部、中学工作部根据机器人体育教学、机器人教育教学的特点,在机器人联盟副主席、博士生导师韩力群教授的组织领导下,编写出版了《小学机器人学系列教材》、《中学机器人学系列教材》。目前机器人教材已完成了小学、中学、大学的学历、专项、基础等系列教材,共计21册,为机器人素质教育的健康开展、规范开展、创新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16年1月,教育部组织召开机器人学中小学课程教学指南专家论证会,与会专家一致通过《机器人学中小学课程教学指南》,为教育部即将颁布实施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此举标志着机器人学科教育填补了中国教育史、教学史、机器人学科教育的空白,对我国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机器人工委器材标准中心整合各类社会资源,将机器人教学器材标准制定工作、检测工作、认证工作、入网工作纳入工作重点,以满足理论教学、实践教学为根本点,从数学、物理学、化学、材料学、工艺学等学科知识的角度出发,满足广大师生创新、创造等教育教学、实践教学的需要,实现理论联系实践,实践创造理论的素质教育。

机器人工委批准全国机器人教学器材无人飞行器检测中心在业内权威机构中央军委训练管理部第六十研究所挂牌成立;批准全国机器人教学器材陆地机器人检测中心在北方工业大学挂牌成立,此举标志着机器人教学器材的认证入网等标准管理工作进入了规范化轨道。

崭新的体育教学普及方式深受广大师生的喜爱,学校无需采购机器人教学器材,通过租赁器材、采购课程服务的先进模式,既符合国家关于政府采购的有关规定,又为广大学校节约了经费,实现了机器人工委与成员单位的共赢发展,有力地促进了机器人体育教学、教育教学普及化开展,整合、优化了全国机器人教育教学资源,创建了各级各类学校机器人教育教学统筹联动的运行机制,形成了普及机器人教育和人才培养的强大合力,实现了基于机器人体育的素质教育资源共享、优势互补。遵循教育规律和机器人运动特点,积极创新青少年体育教学、课内外活动、成果展示及师资培养、培训等方面工作,整体提升了学校体育工作、教学工作的科学化水平。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教育部体卫艺司关于在全国中小学校开展机器人特色学校的有关精神,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综合能力和科技人文素养,彰显“特色立校、特色强校、特色兴校”的理念,发挥优秀机器人特色学校的引领示范作用,拟对在机器人教育和机器人体育方面取得优异成绩的联盟成员进行专项经费或器材支持。目前,有关机器人特色学校的评选工作实施办法正在商定中。

机器人工委高校工作部针对联盟成员中的大学和职业技术院校开展最佳院校评选活动,三年评选一次,共评选50个最佳院校。参评学校须开设机器人课程,制定符合本校学生培养定位的机器人课程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注重培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体现机器人技术、体育运动和素质教育有机融合的显著特色。获得最佳学校称号的单位将获得专项经费或项目支持。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走出去,请进来”是开展青少年国际交流活动的重要途径。机器人工委高度重视机器人国际交流工作,与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共同开展中国国际青少年机器人交流活动(友函【2015】131号)。双方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在联盟成员单位中遴选广大优秀学生,常态化、规范化地推动与机器人相关的学术、人文、竞技、科技、教育、产业等多层次、多方位的交流活动。

此次调研会议是联盟成立以来教育部组织相关省、市、区县教育局(委),联盟成员单位召开的第一次全国性会议,具有里程碑意义。调研会议的成功召开,为下一步我国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促进了机器人体育教学、教育教学普及化开展,整合、优化全国机器人教育教学资源,全面建设机器人教育特色学校,开展好青少年机器人交流活动,创新体育教学普及方式,提升整体学校体育工作、教学工作的科学化水平明确为了方向,奠定了重要基础。

扬子晚报网原文连接:http://www.yangtse.com/chanyeyuan/yzjs/20170412/149195972592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