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当前位置:新闻

徐州高级中学素质体育机器人运动项目
获批成为江苏省基础教育前瞻性教学改革项目

2016年08月23日 11:51 来源:全国学校联盟网

全国学校联盟网南京讯(通讯员/赵冉)2016年8月21日,全国学校体育联盟机器人工作委员会驻江苏联络办公室(下称江苏联络办)主任孙小花、副主任莫文江等领导受邀赴全国学校体育机器人联盟成员单位徐州高级中学,出席该校获江苏省教育厅审批通过的江苏省基础教育前瞻性教学改革项目——“素质体育机器人运动”的校本化探索与实践启动会。出席本次启动会的领导还有江苏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处长马斌,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成尚荣,徐州市教育局局长、党委书记、市委教育工委书记张德超,徐州市教育局副局长李运生,徐州市教育局基教处刘勇,徐州高级中学校长秦晓华等。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处长马斌主持会议

2015年,江苏省教育厅、省财政厅设立江苏省基础教育前瞻性教学改革实验项目,每年重点扶持30个左右的省级教学改革项目,全省中小学、幼儿园、特殊教育学校及学校(幼儿园)均可申报。该项目旨在调动全省基础教育系统教学改革和教学研究的积极性、创造性,进一步聚焦学生学习、课程建设和教学创新,努力形成“科研兴教、科学学习、科技推进”的全省基础教育改革发展新常态。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处长马斌介绍说,所谓前瞻性,就是申报项目要对照前沿理论创新方法路径,破解现实难题;要体现理念创新、理性思考、理论建树,注重原创性;要坚持实验探究,构建教学范式,促进主动好学,注重实效性;在强调理论成果价值的同时,更加注重成果的应用和推广。

马斌处长表示,徐州高级中学素质体育机器人运动项目,符合国家教育方针、政策,体现时代精神和素质教育的核心理念,遵循学生身心发展和教育教学规律,能反映我省基础教育一线教学改革与实践探索的内容。经过专家意见,综合确定,徐州高级中学素质体育机器人运动项目对于素质教育在徐州市范围乃至江苏省的推广起到重要的示范引领作用,实质上增强学生的各项综合素质,拓宽中小学学生视野,锻炼中小学学生机器人实际操作能力,通过机器人教育、机器人体育的推动可以普及机器人知识、促进人才培养,有利于多样化创新人才的培养,打开创新教育、素质教育的新格局,带动国家教育发展、体育发展的基础力量,完全符合江苏省2016年“激发群体智慧,深化教学改革,建设思想高地,引领教育未来”的总体目标。

徐州市教育局局长、党委书记、市委教育工委书记张德超现场肯定徐州高级中学素质体育机器人运动一直以来的专注努力,现场表示将联合江苏联络办公室共同展开徐州市全市范围大中小学素质教育课程的校本化进程,实现素质教育、素质体育全面覆盖,响应深化教学改革号召,打开徐州市全范围创新教育、素质教育新格局。


江苏联络办孙小花主任(右一)在会上发言

江苏联络办主任孙小花同志首先祝贺徐州高级中学素质体育机器人运动项目正式获批江苏省基础教育前瞻性教学改革项目,对于徐州高级中学一直以来在素质体育机器人运动付出的努力十分肯定。素质体育机器人运动项目成为江苏省基础教育前瞻性教学改革项目内容也是对江苏联络办公室工作的极大推动,全国学校体育机器人联盟驻江苏联络办公室将以此为契机,利用徐州高级中学这一示范教学基地的标准化明星效应进行徐州市乃至江苏地区各院校的辐射影响,以学生的各项综合素质,实现素质教育课程校本化,打开创新教育、素质教育的新格局,推动国家教育发展、体育发展为主要目标开展2016年下半年工作。

徐州高级中学秦校长现场表示,对于徐州高级中学素质体育机器人运动项目能够正式获批成为江苏省基础教育前瞻性教学改革项目十分激动,也使我们更加坚定了对于素质教育在中国长足发展的道路和信心。徐州高级中学将继续保持与江苏联络办的深度合作,坚持深度建设素质教育培养基地,目前机器人马球实训基地、机器人舞蹈训练基地、无人机训练基地的发展已初具规模,接下来将就全局视觉足球机器人等实训基地的建立继续展开各项校本化培训工作。

此次徐州高级中学素质体育机器人运动项目正式获批江苏省基础教育前瞻性教学改革项目,是江苏联络办在江苏省素质教育、素质体育工作的成果体现。接下来,江苏联络办将着重开展各校园素质教育课程校本化工作,并积极举办素质体育机器人赛事,实现机器人教育、机器人体育、机器人赛事的联动发展,以素质教育、素质体育、课外活动、师资培训等多方面为切入点,在校园之间、地区之间展开跨学科、跨地域之间的交流,深刻贯彻联盟章程,领会联盟工作的深远意义,真正做到以点带面、以面实现创新教育、改革教育,为素质体育机器人运动的发展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