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全国机器人运动大赛促进莱芜素质教育工作健康发展
2015年09月16日 14:54 来源:全国学校联盟网
在这个瓜熟蒂落、播种希望的季节,备受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武进·神州通信杯”第一届全国机器人运动大赛于2015年9月15日至18日在中国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隆重举办。同时,从全国学校体育联盟机器人工作委员会又传喜讯:《中国国际青少年机器人交流活动选拔标准》、《举办全国学校体育机器人联盟技能知识大赛的规定》以及举办“第一届各省市、自治区、直辖市机器人运动大会的通知”已经起草完成;由国家教育部体育卫生司司长王登峰亲自作序的小学机器人学系列教材已经编写完成;中学机器人学系列教材也将于10月份完成编纂发行工作。以“中国国际青少年机器人交流活动”及全国机器人运动大赛及各级各类赛事为出口的各类活动如雨后春笋般成长在中华大地上。我们正在收获着机器人工作“初春”发展的硕果,正在进行着“播种着机器人最最基础性的工作”(王登峰司长语),我们孕育着希望,仰望着“机器人皇冠顶端的明珠”。
和着机器人春天来临的节奏,全国学校体育联盟机器人工作委员会驻莱芜联络处,将以崭新的面貌和创新求实的姿态,创造性的开展工作,努力谱写莱芜机器人素质体育和素质教育的新篇章。
一、转变思想,更新观念;变被动为主动,策略性的开展工作,尽快落实以教育局为单位加入全国学校体育机器人联盟
全国学校体育联盟机器人工作委员会驻各地联络办公室的设立已成定势,这将是莱芜机器人工作的又一重大喜讯。联络办公室的合法化、规范化、职能职权化,将进一步体现政府职能、政策职能、教育教学和体育教学标准职能,实现机器人品牌化、口碑化。为莱芜市教育局、体育局、机器人教育、教学活动提供了全方位融合的通道。在具体工作中,我们将从思想上、行动上、具体的工作方法和方式上主动与当地教育局、体育局进行有效、细致、耐心、策略性的沟通,不卑不亢,落实以教育局为单位加入全国学校体育机器人运动联盟。
二、纲举目张,统筹规划,细化责任,狠抓落实,将机器人素质教育的基础工作落到实处
1、要进一步做好教师的培训工作。机器人教育的发展,各类人才队伍的建设是工作的重中之重。莱芜目前有260所大中小学,近20000名教师,在校生15万。要完成这些学生的培训认证工作,至少需要2000名机器人专业教师。通过不懈的努力,促进教育局、学校和教师们深刻认识到机器人素质体育、素质教育活动包括中国国际青少年机器人交流活动是一种国家政策,是政府行为,是一种蓬勃向上的新生事物,在中国历史上是一项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利国利民利子孙的伟大事业。
2、积极做好机器人学系列教材的发行工作。教材的发行,为全国大中小学生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机器人学习资源和学习服务,为进行学习成果认证和学分互认,共建基于机器人运动的素质教育课程“学分银行”提供了基础支撑。这一系列目标的实现,都是基于机器人学系列教材的出版和发行。在莱芜的具体工作中,我们既要沟通好各级教育局的领导层,使其认识到机器人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科学性和必然性,也要深入学校,普及机器人教育;真正做到上下呼应,左右联动,全面落实发行工作。
3、规划各级各类赛事工作和评比评选工作。加快发展机器人素质教育和素质体育的建设工作,各类赛事的开展是最有效的抓手之一。我们莱芜地区将根据第一届机器人运动大会的精神,常态化、规范化的开展各类赛事,预计全年举办区县级比赛300场,市级比赛30场。根据比赛成绩,推选出各类机器人业界的体育名人、教育名人、社会名人、业内名人和地方名人。通过赛事活动的开展,为中国国际青少年交流活动提供强有力的基础支持,使业内人士充分认识到在机器人教育和机器人体育中的“三要五不要”(要公费交流,要职业资格证书,要当明星;家长不要花钱买器材,学生不要花钱出国,教育局不要申请财政资金购买器材,家长不要准备专项资金,学生不要花钱买器材)的重要内涵。
三、两点一面,以点带面,有计划,分步骤,有重点的开展机器人教育和机器人运动的各项工作
1、作好雪野旅游区CRC地级中心的创建工作
雪野旅游区位于莱芜市莱城区雪野镇,于2007年8月正式设立。自2009年开始,政府对其建设斥资50余亿元进行莱芜航空运动基地的建设,将其打造成“中国航空运动城”,成为莱芜的一张城市名片。
雪野航空运动城距离济南仅40分钟的车程,有山、有水、有全国一流的航空运动基础设施。特别是莱芜市委市政府多年来的大规模投入,已使其成为全省甚至是全国范围内独具特色的航空运动之城,这个优势是全省十七个地市(甚至全国,没有哪一个城市能连续三年举全市之力建设航空运动基地)任何一个地市都无法比拟,莱芜虽然小,但是可以大有作为。在以后的工作中,莱芜联络处的首要工作就是要与当地政府合作,采用多种合作方式,将航空运动基地打造为CRC赛事常设基地。有了这个基地,全国学校体育联盟机器人工作委员会驻莱芜联络处的工作可能做到有平台、有内容、有源头、有活水;成为机器人素质体育和素质教育的重要工作基地。
2、两个工作的基本点
校园联盟基地建设。根据全国学校体育联盟机器人工作委员会的安排,在莱芜有序推进机器人项目入校园工作。与莱芜职业技术学院、陈毅中学、莱芜技工学院、山东财经大学莱芜校区、莱芜凤城成人中专等大中专院校探索培训班,成立机器人运动协会等合作模式,有序的推进校园联盟的基地建设。需要重点说明的是有关陈毅中学的相关工作:我们将依托陈毅中学在第一届全国运动大赛中取得的成绩和经验为突破口,将其打造成莱芜教育系统的亮点工程。不仅要加入全国学校体育机器人联盟、建立活动基地,而且要创造性的开展工作,在细处和实处下功夫,真正让元帅的学校开出机器人灿烂的运动鲜花。在本次第一届全国机器人运动大赛中,陈毅中学派出了以校长郑希刚带队共26人的团队参加比赛。他们共有开幕式舞蹈表演及机器人马球、机器人舞蹈、无人机列队三个运动表演项目。由于受年龄条件限制,陈毅中学的孩子们只能参加本次大赛的表演项目,即使这样,怀着对素质机器人体育和素质机器人教育的喜爱之情和对素质机器人知识的渴望之心,陈毅中学的师生率先在莱芜地区打响了机器人素质体育和机器人素质教育的“莱芜战役”。 以郑希刚校长为代表的学校领导,以敏锐的眼光和对孩子们未来负责的态度,高瞻远瞩,果断将机器人素质教育和机器人素质体育引入学校,在极短的时间内制订了训练计划,安排一名分管副校长专门负责相关工作,师生的训练成绩计入学校第二课程进行考评。学校的7名的体育、音乐教师更是放弃了三十余天休假的良机,牺牲对孩子和家人的照顾时间,无怨无悔的投入到机器人训练、机器人节目的编排中;孩子们放弃了一个暑假的休息时间,每天坚持训练5小时以上,很多孩子病到了、摔伤了也坚持训练。一份耕耘,一份收获,陈毅中学师生的辛勤付出终于得到回报,在大会的第一次彩排上,他们的首次亮相即获大会导演组的肯定。我们相信,在接下来的正式开幕式和正式表演中,他们定会不负众望、再接再厉,取得更加优异的成绩。今后,我们将陈毅中学的模式复制到各中小学,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2、以中国国际青少年机器人交流活动选拔标准为指导原则,充分调动学校、家长、教育局及社会各界参与机器人素质教育和机器人素质体育的热情。
中国国际青少年机器人交流活动是由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全国学校体育联盟机器人工作委员会主办,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经济合作委员会、全国学校体育联盟机器人工作委员会交流中心承办。交流活动向中国广大青少年和世界广大青少年提供公正组织、公平参与、公开选拔、积极向上、健康向上、互相学习、互相尊重、互相信任、人格平等、广交朋友的友谊平台、友好平台、竞技平台、交流平台、合作平台;是中国广大青少年走向世界、了解世界、拓宽国际视野、讲好中国故事的舞台;是交流国家广大青少年了解中国、认识中国、喜欢中国、广交朋友的舞台以区县教育局为单位组织选拔工作,彰显区县教育局的权威性;以区县教育局所辖联盟学校为输送单位,体现学校的权威性和荣誉感;统一由全国学校体育联盟机器人工作委员会驻各地市联络办公室牵头组织,与有关区县教育局、联盟成员单位共同实施,由有关区县教育局批准后,将选拔的优秀团员组成单边交流或双边交流代表团,报全国学校体育联盟机器人工作委员会交流中心审核。严格贯彻这样的选拔模式,既体现出教育局、学校、联盟联络处的权威性,又能充分调动家长、社会和各级政府的参与积极性和参与热情。
目标既定,任重道远,相信在全国学校体育联盟机器人工作委员会的正确带领下,我们莱芜联络处一定不负重托,不辱使命,在机器人素质教育和机器人素质体育的发展的康庄大道上,阔步前进。
文/全国学校体育联盟机器人工作委员会驻莱芜地区联络处 高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