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建设德体智美全面发展的机器人素质教育平台
2015年08月21日 08:32 来源:全国学校联盟网
机器人素质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广大青年打开通往成功成才大门的重要途径,肩负着培养多样化人才、高素质专业人才、传承技术技能、促进就业创业的重要职责。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下称体卫艺司)高度重视机器人素质教育与素质体育的发展建设工作。教育部体卫艺司与中国机器人运动工作委员会、北京科技大学主导发起成立了全国学校体育机器人联盟(下称联盟),并制定了符合全国各类学校开展机器人素质教育和素质体育教育教学活动、课外活动的联盟章程。联盟的成立标志着以机器人为元素的跨越多学科知识的素质体育和素质教育活动,在各联盟成员中广泛开展、普及开展,为中国素质教育掀开了新篇章。
众所周知,机器人时代已经到来,机器人是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智能服务机器人技术是集机械、信息、材料、生物医学等多学科交叉的战略性高技术,对于相关技术与产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支撑和引领作用。
近年来,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发展服务机器人,试图抢占这一前沿科技的制高点。研究开发新型的服务机器人,用以替代抢险救援人员进入消防、煤矿、地震、电力、核工业等行业中的危险环境进行作业,辅助医生开展微创手术等活动,将成为服务机器人专项研究的重要方向。
“十二五”期间,我国服务机器人专项将始终围绕国家安全、民生科技和经济发展的重大需求,着力突破制约我国服务机器人技术和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不断推出更具应用价值和市场前景的产品,积极探索新的投融资模式和商业模式,努力打造若干龙头企业,把服务机器人产业培育成我国未来战略性新兴产业。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同志在2014年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中郑重指出:“要树立正确人才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着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弘扬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营造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环境,努力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要牢牢把握服务发展、促进就业的办学方向,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各层次各类型职业教育模式,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坚持工学结合、知行合一,引导社会各界特别是行业企业积极支持职业教育,努力建设中国特色职业教育体系。”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在会上讲话指出:“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是优化教育结构的重要举措,是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内在要求。要进一步突出职业教育战略地位,构建以就业为导向、体现终身教育理念、面向人人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促进职业教育与其他类型教育有机衔接,畅通人才多元化成长渠道。要创新培养模式,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更多适应经济社会需要的技术技能人才。要改革办学体制,支持社会力量兴办职业教育,不断增强职业教育发展活力。”
职业教育是技能教育,机器人素质教育和素质体育的教育教学活动符合国家领导人提出的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构建以就业为导向,培养更多的高素质专业人才,适应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技术技能人才、管理人才。自机器人运动被国家体育总局纳入国家正式体育项目以来,机器人运动的本质作为素质教育体现在人才教育培养、资格认证、实践技能等方面。联盟在体卫艺司的领导下,联盟工作委员会积极组织有关教育专家按照机器人学的特点,编著了小学、中学教材将于2015年9月、10月分别出版发行,与2012年已出版的大学机器人学基础系列教材形成了小学、中学、大学的系列素质教育、素质体育教材。此举实现了教学及运动器材、教学大纲、教学课程的系统化、规范化,为在联盟成员中开展机器人素质体育和机器人素质教育的教育教学等活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相信在全社会的大力支持下,在各级体育局和各级教育局的领导和关怀下,全面培养德体智美健康发展的机器人素质教育、素质体育之路越走越宽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