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页>大家关怀
人物访谈

寄语:素质体育机器人运动是一项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健全的管理机制与完善的竞赛规则的新型大众体育项目,体现了首倡者忧国忧民的责任意识,是一个利国利民的好项目,体育总局作为政府体育主管部门,有责任、有义务全力支持素质体育机器人运动在全国各地的广泛普及、广泛开展。素质体育机器人竞赛是利国利民的系统工程,须集中整合全国体育系统的资源优势,破除部门壁垒,服从国家利益的需要,各个部门通力协作,全力以赴办好全国素质体育机器人竞赛,为赛事的广泛普及打好基础。

2011年7月,《中国素质体育机器人竞赛规则》正式颁布实施,素质体育机器人竞赛由常规赛和创意赛组成,分别由少儿组、少年组、青少组、成年组组成。国家体育总局社体中心决定,将于今年11月在北京举办全国素质体育机器人竞赛,参赛单位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体育局组成的赛事代表团。晓敏同志作为国家体育总局分管领导,亲临组委会检查指导赛事准备、筹备工作,对赛事的顺利开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晓敏同志对发展素质体育机器人运动提出了四点意见:

一、素质体育机器人运动是一项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健全的管理机制与完善的竞赛规则的新型大众体育项目,体现了首倡者忧国忧民的责任意识,是一个利国利民的好项目,体育总局作为政府体育主管部门,有责任、有义务全力支持素质体育机器人运动在全国各地的广泛普及、广泛开展。

二、素质体育机器人竞赛是利国利民的系统工程,须集中整合全国体育系统的资源优势,破除部门壁垒,服从国家利益的需要,各个部门通力协作,全力以赴办好全国素质体育机器人竞赛,为赛事的广泛普及打好基础。

三、素质体育机器人赛事是素质教育的突破口,不仅丰富了大众体育运动内容,而且在广泛普及机器人运动同时,进一步完善了教育手段,对运动员的道德养成、智力发展和动手能力的提高产生了积极影响,有效地提升了参与者的全面素质。

四、素质体育机器人赛事是推动中华优秀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创举,符合中央精神,符合国家利益,实现了社会价值与经济价值的统一,对促进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带动相关产业的繁荣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素质体育机器人运动有别于传统体育运动项目,直接体现形式是素质教育,赛事的前提是与之相关的培训工作、教育工作、认证工作。机器人是人类科技发展的方向,将机器人运动纳入素质体育的范畴,无疑是人类智能、思维、体能完美与和谐的统一。

此项运动需要大量的专业人才,能培养出大批的杰出人才,如科学家、工程师、企业家等。 作为社会体育科目,国标化的素质体育机器人运动在我国普及开展,在广大青少年、人民群众中广泛开展,极大地丰富了体育内容,进一步完善和拓展了全民健身运动,对国家发展、提高国民综合素质具有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是贯彻落实胡主席指示将我国由体育大国建成体育强国的重要举措之一。

          

人物简介

晓敏 全国政协民族和宗教委员会驻会副主任(副部长级),中国机器人运动工作委员会主任